艺术审美的决定因素是艺术品本身
艺术审美的决定因素是艺术品本身
高清:00幅古代绘库,27G历代经典书法套装,00幅西方大师经典油,临摹学习绝佳素材
上星期与朋友去看一个艺术品拍卖会预展,因为没有购买的意,谁都忘了家身份怎么样,只看得如何。这时候事情变得有点简单,因为新与旧不再重要,先与后也无关紧要,只有好坏、高低的差别,一切都清澈得一目了然,这才是事实的本来面目。展览也有当今的大腕及美协、副,院院长、副院长们的作品,但是在整个展厅里李苦禅花鸟、黄胄动物、梁崎山水、肖朗小品、孙其峰课稿前面聚集的观众最多。艺术审美的决定因素应该是艺术作品的本身,权力与名气不应当作为艺术审美的因素,权力与炒作所带来的知名度有一定的作用,但最终不可能改变作品本身的艺术含量。
古代的文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文为根本,书和为官都依附与文,书需要学养,为官也要学养,书是“据德、依仁”之余事。为官是“学而优则仕”。因此官员书、学习,几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历史现象、优良传统,也是古代官场的显性规则。换句话说,古代官员几乎没有一个是“山间竹笋”、“墙上芦苇”。大都从小进过私塾、入过学堂,经历过寒窗苦,学习过四书五经、经史子集等,有着较深的文化素质和综合修养。
现在的名家、美术官员也过书,过大学、过硕士,有的甚至过博士,学过素描,学过写生。但他们更多是依附与炒作、宣传及各种关系,与古人相比,少了些文气,多了些霸气。
更为严重的是艺术家有了名、有了权以后,他们的艺术观念和审美取向便会通过权与名的威力响社会,如果这些官员、名家的学识水平、审美水平停留在世俗化的程度,往往响大众的审美取向。那些艺技平平、劣质丑陋、滥竽充数的作品往往通过权与名的作用,在的艺术殿堂展出,被美术馆收藏,再通过媒体炒作,标榜为名作、精品。很多家为了参加展览、为了入会、为了成名去拜码头、入门派,不得不昧着良心去阿谀奉承。更有那些无能之辈,又自我标榜成官员与名家的学生、弟子,拉大旗作虎皮,更有甚者一把年纪了还拿老师混饭,未能断奶。这种通过权与名去传播劣质艺术品的行为是相当可怕的,他会让人们的审美观发生扭曲,他会使人们的心理变得阴暗,他会让一些丑陋庸俗的作品污染人们的眼睛。艺术家的创作虽然是独立的,创作的个性自由应该提倡,但只要作品要进入社会,艺术家就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
文人的兴起,使中国家从依附于朝廷的匠到独立人格的艺术家,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体现出艺术家对于美具有极强的创造性。但是,如今家的艺术自信,已经被各种官气、铜气、匠气抹。一场展览看下来,你会发现,与民国时相比,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相比,家的创造性确实显得衰微了。
具有文化含量和反应民族精神的第八大艺术艺术作品,方可给社会带来美,给人们带来美的启迪和精神享受。艺术的审美应该是阳光而富有生气的,应该是积极而健康向上的,应该能够陶冶人们的心灵,净化人们思想。(学校艺术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