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琼公共艺术的指向
杨琼公共艺术的指向
近年来,艺术作品在“展厅效应”的刺激下,对觉冲击力、震撼力以及艺术感染力不懈追求,不少艺术家将展览效果放在创作最核心的思考位置。在此响下,艺术作品在形式上追求大效果、大尺幅,在立意上别出心裁、勇于突破、敢于创新。不可否认,这对于艺术的创作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值得反思的是,这种追求是否适用于所有的艺术形式。近日,有多件公共艺术艺术围墙友吐槽,并引起媒体,这些公共艺术作品可谓“敢做敢为”,不仅外观丑陋,而且观念恶俗,观众普遍反感,并表示难以理解,甚至还衍生出各种猜测,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众的审美趣味。此外,公共艺术也是一个城市或地域形象的体现,公共艺术的外观与环境是否协调也应该作为艺术创作考虑的范畴之一。因此,这些得不到观众认可的“公共艺术”作品问题出在哪里?价值何在?就这个问题,本期时评特邀请相关专家展开讨论。/p>
对于“公共艺术”一词出现的具体时间,我没有去考证,但这些年来关于“公共艺术”的讨论和实践却颇为频繁,而诸如“城市建筑”“城市雕塑”这类词语出现的频率却正好与之相反。此外,随着乡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诸多公共空间也开始对“艺术”有了需求,而诸如“城市建筑”能不能叫做“乡镇建筑”?“城市雕塑”能不能叫做“乡镇雕塑”?等等,着实让人感觉有些别扭。想来,为了适应这一社会的发展模式,“公共艺术”应该是从“城市建筑”“城市雕塑”此类词语转换而来的另一种说法吧。
从严格意义上说,艺术无所谓“公共的”和“非公共的”之说,所谓的“公共艺术”应该是在受众层面上给出的定义,即面向城市或某一特定的公共空间的艺术,也就是说“公共艺术”在文化层面和审美趣味上要大众化、通俗化一些。但是,从艺术的创造性上来说,公共艺术俨然是权力意志或权力话语的产物,即公共艺术多半是由出资方邀请艺术家参与创作的一种艺术样式,而这种作品的主题(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大多已由出资方设定,艺术家只是按照要求完成作品。这种“行活”一样的“生意艺术”,其作为艺术的“公共性”和作为公共的“艺术性”之间便形成了一种悖论。
诚然,给艺术前缀“公共”或“公共的”,并非只是修饰性的词语结构,在语境上是有特定所指的,即公共艺术是一种实用艺术,它强调这种艺术形式要为城市(教育部艺术纳入中考)提供某种正面的价值观或装饰效果。但从当前大多公共艺术作为有目的的设计行为可以判断,它的意义几乎仅限于装饰,很难反映出艺术家的创造精神或艺术所指,甚至连最起码的艺术功能都不具备。
从艺术的传播目标来看,作为“公共的”艺术,公共艺术应当着力教授大众认识真、善、美的知识,或者说讲述某个高尚的故事,传达某一个正面的价值观,而不至于让人觉得此处不过多了一个“物件”,甚至有时成为一种觉阻碍。如果公共艺术根本无法对一个城市(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的文化建设提供可参照的信息,那么,公共艺术存在的意义何在?
这些年,中国的公共艺术越来越当代。当代艺术的戏剧化特征使公共艺术的表达方式变得越来越暧昧。当代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因其“不安分”“敢做敢为”而颇受争议,在审美上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当当代艺术的种种观念被实践于各种形式的公共艺术,人们才在惊慌失措中发现,原来艺术也可以这么“丑陋”“猥琐”和“性感”,从而让人怀疑公共艺术到底要指向什么?
日前,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把岳敏君的“笑面人”恶搞成罗丹的《公共艺术的基本特征》形象,心里的确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一个咧开大嘴带着猥琐表情的笑脸是如何呈现一个“思想者”的精神状态的?这样的公共艺术其“公共性”何在?艺术性又何在?难道我们的公共艺术只有不断重复某个艺术个体的话语,深陷当代艺术胆大妄为的名利场而无法自拔的能力?显然,以“恶搞”的方式来“再现”经典的行为,不仅不利于经典的传播,甚至是对大众的一种欺骗,而且可能会误导后学审美价值之取向。尽管恶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大众娱乐的趣味,但毫无底线的恶搞有可能造成对经典形象的破坏,甚至巨大的负面响。比如近年来频频出现对历史文化名人、国家民族英雄的消费走向反道德的层面,可恶至极。从诸多事件可以让人完全有理由怀疑中国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艺术性已然迷失了方向,甚至走向了反公共和反艺术的另一面,只剩下一个怪诞的符号,其现状和存在的价值都不得不让人担忧。更为可怕的是,一旦这种消极的思想渗透到集体无意识中,其对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国民的审美导向之危害将是至深的。
说到底,公共艺术的目标就是为大众服务,它的应该是作品与人之间的互动及其自身功能对人们所发生的响。诚然,理想终究是理想,现实中的公共艺术因为种种原因,很难做到与大众精神需求的契合。我们生活在一个“物化的时代”,似乎一切物品都烙上了“物”的印记,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实用艺术、消费艺术自然也不能幸免。表面看来,公共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艺术,“因而它们所进行的思想灌输不再是宣传,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公共艺术装置)。这种生活方式可能会给个人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好处,但同时释放出的也可能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艺术是以观念为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因而公共艺术试以一种符号化的观念来构建一种与传统艺术相异的“批判性”行为,以达到消解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然而,公共艺术表达的模糊性和形式的非审美或审美低俗化特征,让人莫名其妙地产生厌恶感,即便是对名人艺术家作品的翻版,公众也一样不买账。同时,公共艺术的消费性特征使它与传统文化之间割裂了历史联系,艺术家普遍缺乏-k22或者说不需要有-k22公共意识和公共伦理的观念,也一样能堂而皇之地“生产”公共艺术作品。这样,公共艺术自打草开始就已经忽了对公共价值和公共精神的考虑,完成后的作品自然难以体现一个城市或特定区域的文化性格。哗众取宠、无厘头、盲目娱乐……难道这些就是公共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最近流行一句话,叫做: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k22当前,公共艺术大抵如此罢。